
- 安莉芳·慈善之夜部分捐贈人合影,從左到右依次為: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翠竹,志愿者徐浙英,北京愛慕集團董事鄭崝,山東康平納集團有限公司副總陳卉,安莉芳集團執行董事、戰略副總鹿群,深圳國際公益學院副院長黃浩明,安莉芳集團執行董事、研發副總鄭傳全,廣州紅棉國際時裝城總經理卜曉強,常熟市翔鷹特纖有限公司董事長陶文祥,上海佳巖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鐵波
-
“5千!”“1萬!”“2萬!”“2.5萬!”“3萬!”“3.088萬!”
經過多輪激烈競爭,由錢壯華女士捐贈的錢之光同志生前使用的儀征化纖公司制作的工具套裝被競買人以3.088萬元的價格拿下。

這是2020年11月30日晚,“安莉芳·慈善之夜”拍賣活動現場的場景,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主席、理事和捐贈人參與此次活動,拍品從紡織企事業單位、院校收集而來,所募集的款項將為錢之光希望小學制作校服。
當晚的拍賣活動氣氛熱烈,書畫作品、景泰藍工藝品、家紡產品、玉器、民族傳統服飾等拍品全部拍出,這些拍品大多來自紡織院校的師生、紡織企業、熱愛公益事業的畫家、設計師、非遺傳承人等,其中認捐的彩繪玻璃杯是憨福兒純手繪燒制而成。全場共拍得善款以及捐贈款達8.768萬元。參與競拍的20位愛心人士,包括行業協會領導、企業家,紡織之光志愿者,他們希望盡己所能為錢之光希望小學貢獻自己的愛,傳達紡織人的愛心。

此次校服制作則由上海子目相服飾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子目相是一家從事服裝生產的小型企業,一直熱心行業公益事業。自2016年子目相采取“月月捐”方式,累計向基金會捐贈了6.6萬元。這樣的捐贈模式,開創了小企業為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小額持續捐贈的先河。公司創始人孔慶強時刻關注行業慈善事業,積極承接了重慶錢之光希望小學校服的制作任務,并在生產中嚴把質量關,圓滿完成了校服的制作任務。
2021年5月底,680套夏秋兩季的校服全部送到重慶錢之光希望小學,穿上新校服,孩子們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錢之光希望小學負責人表示,感謝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10多年來給予錢之光小學的鼎力資助,并表示不辜負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和愛心人士的關愛,繼承和發揚錢之光等老一輩革命家的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培養祖國棟梁之材。

錢之光希望小學是1908年建校的重慶市鄰封中心小學校,是一所公辦全日制小學。為紀念錢之光同志,緬懷他的事跡、繼承他的遺志,2007年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開始捐助該小學,基金會聯合紡織行業愛心企業和個人,先后為學校捐建新教學樓、多媒體教室、圖書館、舞蹈教室等,為教師提供培訓補貼。2013年/2018年捐贈由“中國十大設計師”劉薇老師為孩子們設計的秋冬季校服,設計師張崇偉設計的夏季校服。目前,學校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學校每年舉辦系列錢之光同志的活動,開展樂器合奏、舞蹈、詩朗誦等文藝節目。通過資助錢之光希望小學,“紡織之光”希望孩子們學習錢老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和實業救國的愛國精神,在“陽光教育”的教學理念下茁壯成長;同時也希望能感受到來自紡織人傳遞的愛心。
捐贈拍品目錄、捐贈人名單
“安莉芳·慈善之夜”捐贈的拍品目錄
|
捐贈單位/個人
|
捐贈物資名稱
|
淄博銀仕來紡織有限公司
|
140 支貢緞床品 2 套
|
姜慶工作室
|
玉牌 1 個
|
京銳景泰藍
|
宮廷手工鏤空象足景泰藍香爐 1 支
|
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產品設計系時尚產品創新工作室
|
裝飾畫 1 幅
|
東華大學
|
茶具 1 套
|
張紅宇女士(東華大學)
|
手工苗繡披肩1件
|
錢壯華女士(錢之光同志之孫女)
|
錢之光同志使用工具1套
|
張婧一女士(紡織之光基金會)
|
手工梭織抱枕4個
|
吳小軍先生(北京服裝學院)
|
日本南畫 1 幅
|
童卓爾女士(北京服裝學院)
|
手工鐘表 1 個
|
郭麗女士(武漢紡織大學)
|
手工纏花團扇 1 把
|
趙國秀女士(畫家)
|
工筆花鳥畫 2 幅
|
戴建利先生(北京墨彩畫院副院長)
|
書畫作品 1 幅
|
董寧先生(董陶窯創始人)
|
瓷器 1 個
|
“安莉芳·慈善之夜”參與拍賣和認捐的捐贈人名單
|
捐贈人
|
捐贈金額(元)
|
安莉芳(山東)服裝有限公司
|
38,880
|
鹽城市自強化纖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
10000
|
卜曉強先生
|
9500
|
陶文祥先生
|
8000
|
黃浩明先生
|
6500
|
陳 卉女士
|
3200
|
高宇豪先生
|
2000
|
高宇哲先生
|
2000
|
高宇杰先生
|
2000
|
張鐵波先生
|
2000
|
鄭 崝先生
|
1000
|
張翠竹女士
|
500
|
文 青女士
|
300
|
闕俊峰先生
|
300
|
蔣偉文先生
|
300
|
閻 巖女士
|
300
|
朱 莎女士
|
300
|
徐 紅女士
|
300
|
劉宗君先生
|
300
|
合計
|
87680
|
來源:紡織服裝周刊